威海市塔山小学 王艳芳
新学期开学,我惊喜地发现教室里全换上了电子白板,可以取代粉笔,改用电子笔在黑板上写写画画了。电子白板上还可以用专门的软件,制作出很多可以互动的效果,让学生们看得更加清晰和生动。从“吃粉笔灰”到多功能录播教室,这一切只经历了短短的十几年。
我刚当老师的时候,学校就几台投影仪。上课需要时才可以去教导处借那笨重的大家伙,用玻璃片写写画画。一个玻璃片只能写很少的信息,我想写一段乐谱都不可能,只能在黑板上抄写歌谱。“一支粉笔、两袖清风”是那时我们的真实写照。
有一次我去上课,一进教室,看到前一节课数学老师写了一黑板的练习题,同学们没有抄完,所以就没擦黑板。我耐心地等他们抄完了,顺手把黑板擦了,粉笔灰纷纷扬扬像一阵小雪,讲台旁的小姑娘都变成了“白雪公主”,我也忍不住咳嗽。转过身来,学生们大笑起来,还对着我的脸指指点点。原来,我的鼻子上抹了一点粉笔灰,像极了京剧里的小丑。“谁想扮小丑,我可以免费帮他化妆。”我自嘲着说道,又引来学生们的哄堂大笑。
2001年,我进城当了小学老师。每个教室里都安装了幻灯机和白色的屏幕,已经能用透明的胶片来做幻灯片了,但课前需要小心翼翼地制作幻灯片。若写错一点,就前功尽弃,需要重新换一张来写。记得当时我给学生们上一节歌曲学唱课,里面的知识点是渐强和渐弱记号的掌握。由于马虎,我把渐强记号的方向画反了,懊恼不已,因为整篇歌谱都已经好不容易写好了。好在我灵机一动,想将错就错,让学生们找出我的失误,借以培养他们不迷信老师的质疑精神。第二天的课上,经过我多次引导,学生们终于发现了我写错的地方,整堂课效果还真不错,我还就此写了一篇文章《小事故巧变小故事》,发表在教育杂志上。这可是我第一次在教育杂志上发表文章,还真得感谢老式幻灯片带给我这个美丽的错误。
还记得当时教美术的庄老师设计了一个能拉动的幻灯片,就是用两个幻灯片局部叠加,使“小船”在手工操作中完成在“大海”上的飘移。虽然现在想想那是多么“机械”的移动,但在当时很是轰动,还得了区里课件设计一等奖呢。
后来,教室里又添置了卧式电视机和VCD,我上课也用上了电子钢琴,还可以给学生们播放一些儿童歌曲的录像,他们很喜欢。2003年,学校投资上百万建成了区域校园网。我们的黑板也变成了玻璃钢的,粉笔在上面写时,只有少量的粉尘,我们基本告别了“吃粉笔灰”的时代。
这几年,数码投影机、实物投影仪、电脑、录(放)像机、音响设备、白板等多媒体设备陆续进了每间教室。网络上的课件和自己制作的Flash课件丰富多彩,上课恰到好处地点击鼠标,真有“点石成金”般神奇。出声入画确实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从教20多年的我见证了基础教育设施的历史变迁。我想,教育设施现代化前进的步伐会永不停歇,我们基础教育的明天会更加辉煌灿烂!
评论